從早期的部落格,到現在的臉書,網路不斷加強人與人的連結。所謂「人以群分」,讓有相同需求、嗜好或關係的群體自然聚集。這是Web 2.0 的兩大重要行為—分享(個人化)、相互連結(社會化)的交集,網路社群自然成形。想運用網路及社群創造最大效益,關鍵在於「內容」和「群體」,找對人說對話,就能發揮影響力。
曾在《數位時代》所發佈的「台灣網站100 強」中連續3 年取得第1 名,「無名小站」曾是許多「部落客」崛起之地,但卻在2013 年劃下句點,當時Facebook 被這個重大信息洗版,許多人不勝唏噓。服務於遠傳電信的Hiiir時間軸科技電子商務事業處社群行銷部總監李全興,網路人稱「老查」,也見證了這段歷史。他曾經負責過無名小站社群經營,感觸更深。
當時有些人評論:無名小站在被奇摩併購後就走下坡,也有人說無名小站的衰退,是受到Facebook 等社群網站效應衝擊。李全興認為,2006年無名小站被Yahoo! 奇摩收購後仍持續成長,2009 年底Facebook 才開始衝擊到無名。但關站的真正的原因,其實是因為缺乏資源挹注,未能提供更多服務或跟進時代潮流轉型,不能用簡單用「內容網站」敗給「社群網站」來論,舉例來說,同樣是部落格群集平台的「痞客邦」即因應這個不可禦的趨勢,改善內容流動到社交平台的效率,甚至發展基於主題與內容的社交型態服務,足見「與時俱進」的重要性。
內容為大?社群為重?
從競爭流量到相輔相成
「部落格會成為遺忘之後的記憶,而Facebook 則是記下的當時就註定大多數會被遺忘。」李全興在把部落格內容從奇摩搬到Blogger 時,發現好些沈沒在記憶海洋的文章,曾有感而發寫下這一段話。這也說明Facebook 適合動態分享,比較不適合長期經營的特性。
李全興同時指出, 部落格在Facebook 等社交平台還沒崛起之前,同時扮演「個人媒體」與「社交」角色。Facebook 出現後,雖在「社交」與「簡單動態分享」搶走部分使用量,但其開放式社交圖譜與分享流動等特性,卻成為文章最好的擴散通路。
連內容為主的新聞網站都在報導上下方主動設置連結到社群網站,就能看出呼應社群調整的機制其實都根源於「需求」。現在部落客不需依賴搜尋引擎、平台機制或RSS 訂閱才能獲得流量,藉由社群與社交圈擴散,甚至在FB 成立粉絲專頁,都能讓文章/內容倍增擴散。
一般內容網站通常有固定的主題或單元,藉持續產生內容發揮影響力,吸引讀者群不斷回流,藉由流量以廣告收入賺錢;搭配社群的分享、回應互動,藉主題或單元的凝聚性、網站→讀者→讀者的讀者層層傳播,反而還能延展內容的生命力與擴散性,強化影響力。一篇發表於2010的文章,可能2013 年還被FB 轉載,這就是內容「價值極大化」的展現。
Recommended article: Chomsky: We Are All – Fill in the Blank.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